画作中的历史源流
[发布时间] 2018-04-20 [来源] 《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14163
文 / 王璜生
周积寅先生新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一书,初见书装素雅沉实,翻读之下又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周积寅先生兢兢业业于美术文献研究与教学一生,他师承学界泰斗俞剑华先生,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其功力深厚,著作等身,成就与威望在中国美术史论学界有目共睹。
本书集作者半个多世纪来对中国绘画史论研究成果之大成,从中不难看出,周积寅先生的治学风格实乃继承了我国前辈文史学者复兴民族文化的精神道义,继承了金陵俞剑华学派基于文献学立场的“无征不信”、博采众长、提点精炼的治学方法。
全书条理清晰,分“中国画论析要”“中国画类析要”“中国文人画论析要”三大板块,将画史、画派及画家的创作实践三者结合研究,融会贯通,对中国画中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科的具体成因、发展规律、技法特性、人文价值、美学特质等物质层面和深层精神内涵做了客观揭示和有益的探讨。
周先生在本书的前言中写道:“画论是历代画家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故不能孤立地去研究它,必须扩大到与画史、画派及画家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有的放矢。许多画家又多受儒、道、释三家哲学思想影响,不从这方面下工夫,上升到美学高度去分析,也是难以将画论深入研究下去的。”
该著正好体现了周先生这一学术宗旨。书以中国画学为研究对象。中国画学主要是指中国画论,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简称,是根据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国画的创作、批评、思潮等绘画现象加以总结与升华,概括出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形成一定的有内在联系的原理、原则。
中国画有5000年的历史,而画论的产生要晚得多,若以春秋孔子论画算起,至今已有2400多年。中国画论的形成、发展与流传大致分为六个时期:先秦两汉为萌芽时期,六朝为重要开始时期,唐五代为成熟时期,宋元为重要发展时期,明清为因袭与创见交错时期,近现代为振兴时期。数千年积累,中国画学文献可谓洋洋大观,画学理论胜义纷出,是民族艺术文化的大宝库。
而周先生之功在于秉持对中国丰富的历代画学文献之熟悉与深厚的勘史功力,以及敏锐的美学视角,条分缕析中国画学的方方面面,每有举重若轻之感。
在宏观的画学理论梳理辨析之外,本书还提到了中国画史上的一批名家如倪瓒、龚贤、郑板桥等,做了引人入胜的精彩论述。本书密集的传统画学原典的引证更是一大亮点,使得全书内容丰富,立论基础坚实无比。
本书图文大开本,配有绘画三百余图,版面风格简洁大气,重点名词术语均有加重提醒,于读者阅读,甚有便也。作为一本参考价值、学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兼备的艺术文化理论书籍,对当代人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画者当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学习意义。
全书文风典雅,征引繁博,实体现了老一辈学者谨严博洽的学术风范。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 |